眼下正值寒假,满满的时间表、叠加的辅导班和无数的作业,成为学生假期应具备的三大件。这么多的功课,这么紧的安排,却有一类非常重要的课程被紧急忽视了,那就是:亲情课。假期,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交流、活动的最好机会,补补亲情这一课,有益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交流,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,使家庭环境更为和谐、融洽,找回日渐淡化的“年味”和“家味”。
那样,亲情课如何补呢?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吧。
策划一场家庭活动 如何有趣就如何来
爸爸妈妈多长时间没陪孩子“玩儿”了?不是聚餐看电影,不是游乐场里的等候,不是把孩子扔给电子商品,而是真正参与到孩子玩耍的过程中。好像,伴随孩子的长大,爸爸妈妈的“童心”也日渐被抛弃。于是,伴随变得稀缺,或者毫无水平可言。
在假期,在周末,策划一次全家参与的家庭活动吧。孩子放手学业负担,爸爸妈妈放开工作重压和生活琐事,来一场家庭“嘉年华”,如何有趣如何来。那些健身的户外活动,如爬山、追逐、滑雪、定向越野……让全家人一块一边呼吸着冬季清冷的空气,一边笑着、叫着,重新找回自己、认识彼此。那些有趣的室内活动,密室逃脱、桌游、棋类博弈、球类竞赛……让大家在智商比拼中获得乐趣和力量,在亲子交融中变得更为亲密和相互赏析。如此的家庭活动最好由孩子来策划,从活动主题、时间安排,到出行方法、路线选择,放下让孩子做主,相信孩子会给大伙一个惊喜。
这,就是张弛有度的“活动课”。
组织一趟家庭旅游 留下家庭一同记忆
生活,一直在琐碎不堪、一地鸡毛的日子中悄然滑过。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大家留不住自己光鲜靓丽、自信张扬的芳华,留不住孩子那攥着奶香味的胖乎乎的小手,更留不住爸爸妈妈那撑起整片天空的厚实的肩头。在假期里,组织一次家庭旅游,换一个环境,换一种方法,让紧张的步伐慢下来,让生活的重压缓下来,让家庭的欢笑与温馨在镜头里自然流淌,让美妙与尴尬的瞬间在回忆中历久弥新。
你有没如此的历程?想找一个山清水秀、空气清爽的地方度假,却没想到来到一个蚊虫海量、污水横流的“世外桃源”;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到遥远的陌生国度猎奇,却不想买回一堆“中国制造”;披星戴月驱车上千里“自驾游”,却因为导航失灵迷失在茫茫戈壁滩上……这类旅游中的尴尬和困难,与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的勇气和智慧,甚至家庭成员中彼此的争吵和帮助,都是家庭成长中的独特DNA。
这,就是意味深长的“成长课”。
进行一次优质谈话 从追溯家族印记开始
不知从何时起,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内容总在学习、考试、作业上打转,话题愈加窄,话语愈加少,那些过去非常亲密的肢体接触好像也觅不到踪影了。而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是多么需要来自己家里庭的深度交流啊!
假如不了解怎么说,可以趁着寒假春节期间的探亲聚会,从畅谈家事、家史切入。孩子一般不了解,爷爷奶奶或者叔叔伯伯过去有过什么样的历程。那些与年代紧密结合的生活履历,那些沉淀着家族精神的成长轨迹,那些或传奇或平淡的故事,一直需要有人听、有人传的。
大家过去安排学生做过“爷爷奶奶的结婚典礼”调查。孩子们回来后七嘴八舌地叙述我们的家庭史,或惊讶于爷爷一辆自行车把奶奶驮回家的奇特结婚典礼,或自豪于部队大院里豪迈的革命结婚典礼……一个家族就是一本厚重的书本,就是一部值得纪念的历史篇章。
从追溯家族印记开始,孩子好了解父辈祖辈的艰辛,理解中国年代环境的巨大变革。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块手绘族谱和家族树,也可把家族迁徙过程制成家族地图。只有知道家族传统,才能传承家规家训;只有立足家族历史,才能自我规划将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爸爸妈妈和孩子可进行一次打开心扉的谈话,如此的亲子交流既有融洽的环境,又有前期的铺垫,还有价值观的渗透,可以促进孩子了解换位考虑,自我规划进步的道路。
这,就是弥足珍贵的“家史课”。
安排一次家庭大扫除 为经营家庭贡献心力
春节的歌谣唱到:二十三糖瓜儿粘,二十四扫房屋,二十五磨豆腐,二十六炖大肉,二十七宰公鸡,二十八把面发,二十九蒸馒头,三十晚上熬一宿,大年初中一年级扭一扭。现在春节,自是不必这么费劲,但通常而言,年前找时间做做大扫除,除旧迎新,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只不过家务活儿假如一直一个人做,就是苦差事,费力不讨好。趁着春节放假,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参与进去。只有所有家庭成员都为家庭经营出过力,才会更珍惜彼此、更团结你我。在这种相互配合的劳动体验中,孩子能切实感觉到家庭的温暖爱意。
这,就是受益终身的“劳动课”。
本来嘛,春节就是团聚,就是流淌着浓浓亲情的节日。何不借助这个寒假,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块动起来,补上缺失已久的“亲情课”呢?